上半年全國市場監管環境形勢分析報告發布,檢驗檢測認證市場便捷度持續提高
今年上半年,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市場監管創新,著力改善營商環境,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權益,市場準入環境、競爭環境和消費環境穩中向好,為經濟健康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市場準入的社會滿意度平穩提高。全國市場監管部門認真貫徹國務院“放管服”改革的各項部署,堅持改革創新,各項措施已取得階段性成效,市場準入改革全面展開,逐步向產品準入、藥品和醫療器械準入、知識產權準入改革拓展延伸。
圍繞企業準入,大幅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在更大范圍內推進“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實行全國統一“多證合一”改革,大力推進外商投資企業商務備案與工商登記“一口辦理”,加快推進企業登記便利化改革;圍繞產品準入,全面推行生產許可證“一企一證”改革,開展生產許可證審批程序改革試點,取消部分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圍繞食品藥品和醫療器械準入,深化食品生產許可制度改革和特殊食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加快創新藥、臨床急需用藥和進口藥品上市。圍繞知識產權注冊,優化注冊程序,壓縮注冊周期,提高商標、專利審查效率。
通過改革,進一步消除了市場準入的制度性約束,提高了投資創業的便利化水平,得到社會的積極反響和高度評價。根據互聯網305萬條相關數據分析,上半年網民對市場準入環境的正面評價占84.84%,繼續保持較高水平。對于行業準入、企業準入、藥品和醫療器械審批許可、知識產權創造等制度改革,網民滿意度分別為87.96%、85.86%、83.20%、85.00%。對營商環境的評價持續走高,滿意度從2013年的89.93%提升至今年上半年的93.74%。
(二)市場主體活力持續增強,發展質量持續向好。新企業、新產品、新藥品、新發明快速進入市場,為經濟繁榮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
1.新設市場主體快速增長。上半年新設市場主體998.3萬戶,同比增長12.5%,平均每天新設5.52萬戶。其中,新設企業327.4萬戶,同比增長12.5%,平均每天新設1.81萬戶。特別是二季度以來,大眾創業意愿持續高漲,4至6月各月新設企業均超過60萬戶,創歷史新高。新設個體工商戶658.4萬戶,增長13.4%。
新設企業結構不斷優化。從三次產業看,服務業增速回升,新設企業261.4萬戶,同比增長14.3%,比2017年增速7.5%明顯提高;第二產業繼續較快增長,同比增長11.7%。從新經濟發展看,新興服務業持續快速增長,衛生和社會工作、教育、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等分別增長50.0%、45.5%、24.3%;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設企業56.9萬戶,增長19.9%。從重點行業看,制造業新設企業同比增速由一季度下降1.9%提升為增長1.9%;金融企業繼續負增長,下降4.4%;房地產業保持較快增速,增長20.6%。從企業類型看,外商投資企業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新設4.5萬戶,增長97.4%。特別是在粵港澳大灣區開放政策的積極影響下,廣東新設外資企業2.4萬戶,增長2.2倍,占全國的54.7%。
東部地區繼續保持企業數量優勢,中部地區企業增長較快。上半年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分別新登記企業185.7萬戶、63.7萬戶、60.8萬戶、17.1萬戶,分別同比增長12.4%、16.8%、8.4%、12.8%。
上半年,市場主體總量超過1億戶,達到標志性高點,至6月底實有1.03億戶。其中,企業3231.5萬戶,占31.4%。按2017年底全國人口計算,平均每千人擁有市場主體74.09戶,平均每千人擁有企業23.25戶。
新設市場主體的大量涌現,成為創業創新活力的重要標志,對促進就業、增加稅收和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1-5月,新辦理注冊登記的稅務管理戶439.51萬戶,同比增長7.64%。據測算,新辦稅務管理戶創辦當年納稅對稅收增長的貢獻率為4.9%,比上年同期提高1.2個百分點。
2.產品進入市場便捷化程度持續提高。
(1)產品準入改革繼續提速。上半年,推進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一企一證”改革,6195家申請的企業按模式取得證書,129家跨產品類別生產經營的企業領到含有多個產品類別的許可證。1943家企業按照簡化程序獲得工業產品許可證,減少了企業領證時間。19種產品不再實行強制性產品認證,認證目錄產品種類從160種減至141種,20種質量穩定風險較低的產品可以通過企業自我聲明評價方式替代第三方認證。累計16萬多家企業自我聲明公開70萬余項企業標準,涉及118萬多種產品。
(2)食品領域準入改革不斷深化。全國半數省份具備電子證書發放條件,今年以來共發放食品生產許可證1.5萬張。目前我國共有食品生產企業14.6萬家、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28.6萬家。新批準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204個,在審注冊保健食品申請數由2016年的1萬余件降至目前的8000余件。
(3)藥品醫療器械準入改革持續推進。創新藥、臨床急需藥品和進口藥品上市速度顯著加快,九價宮頸癌疫苗等7個防治嚴重危及生命疾病的境外新藥上市,取得良好的社會反響。目前待審評的藥品注冊申請已由2015年高峰時的2.2萬件降至3200件以內,有118件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試點品種上市,41件仿制藥制劑通過一致性評價。
3.知識產權注冊便利化水平不斷提高。目前商標注冊審查周期已由2017年底的8個月縮短至7個月左右,專利授權周期穩定在22個月左右。上半年,商標注冊申請量358.7萬件,同比增長57.6%,商標注冊量209.5萬件,增長73.0%。至6月底,商標有效注冊量1681.6萬件。1-6月,發明專利申請量75.1萬件,同比增長33.0%,其中國內申請67.9萬件,國內企業申請43.1萬件,同比增長39.8%,占國內申請總量的63.4%,對國內發明專利申請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6.9%,這表明企業成為發明專利申請的主要來源。
截至目前,我國國內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53.4萬件。受理PCT專利申請2.3萬件,增長6.3%,其中國內申請人提交2.2萬件,增長7.6%,表明我國對外專利布局能力不斷提高。
(一)市場競爭環境平穩有序。圍繞競爭政策實施,督促指導部門和地方建立審查機制、開展公平競爭審查。圍繞反壟斷執法,積極查辦行政壟斷案件,嚴厲查處燃氣、電力、供水、殯葬、電信等民生領域壟斷行為。圍繞價格監管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組織開展涉企和民生領域價費專項整治,集中整治市場混淆、商業賄賂、虛假宣傳以及涉網不正當競爭等重點問題。圍繞知識產權保護,開展知識產權執法維權“雷霆”專項行動和打擊商標侵權“溯源”專項行動。圍繞市場綜合監管,深入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有序推進企業年報和信息公示工作,健全企業信用監管長效機制。
競爭執法取得良好成效,市場競爭環境得到社會較高評價。根據互聯網3074.3萬條相關數據分析,上半年網民對市場競爭環境的正面評價為76.29%。分領域看,網民對統一大市場建設的滿意度最高,正面評價占比達80.72%。對于行政壟斷治理效果以及企業間公平競爭狀況,網民的正面評價占比分別為75.47%、63.93%。
隨著競爭政策推進實施,企業經營對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的期望不斷提高。大數據分析表明,今年上半年,企業對公平競爭環境的依賴度為0.25,與2017年上半年的0.21相比增長18.1%。
(二)競爭執法工作深入推進。圍繞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加大競爭執法力度,著力規范市場秩序,切實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1.公平競爭審查制度作用充分顯現。公平競爭審查部際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各省級政府、93%市級政府、50%縣級政府已部署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工作,對12.2萬份文件開展了公平競爭審查,對其中660份文件作出修改完善。
2.加大反壟斷執法力度,積極查辦了一批有代表性的壟斷案件。查辦北京市交管局、內蒙古公安廳等一批有代表性的行政壟斷案件,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授權地方立案查辦涉嫌壟斷案件7件,涉及燃氣、電力、供水、殯葬等多個與社會民生密切相關的行業領域。加強經營者集中審查全鏈條反壟斷監管,上半年共審查經營者集中218件,同比增長40%。
3.價格監管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持續推進。全國價格主管部門累計查處價格違法和價格壟斷案件9855件,累計實施經濟制裁約15.66億元。組織開展商品房銷售價格行為聯合檢查,檢查房地產開發企業在售樓盤1.5萬家,房地產中介機構門店9572家,查處涉嫌價格違法案件2440件,實施經濟制裁1400萬元,有效震懾了違法行為,維護了商品房市場價格秩序。組織開展反不正當競爭執法重點行動,查處各類不正當競爭案件8294件。
4.持續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上半年,全國共查處商標監管案件1.4萬件,同比增長4.4%,案值2.1億元,增長48.1%;查處商標侵權假冒案件1.3萬件,增長7.0%,案值2億元,增長57.5%。全國專利行政執法辦案總量2萬件,同比增長29.5%。其中,專利糾紛辦案1.2萬件,增長41.0%;假冒專利案件7541件,增長14.1%。
5.深入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制定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和工作指引,下發《關于開展雙隨機定向抽查工作的通知》,在金融、教育培訓、醫療美容、環保、知識產權代理等重點領域對5萬戶企業開展定向抽查,規范市場秩序起到明顯效果。
(三)企業信用監管長效機制更加完善。企業年報公示率增長顯著,至6月底,年報公示率91.51%。全國累計有494.04萬戶企業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了1137.27萬條即時信息。涉企信息歸集共享工作扎實推進,目前已歸集涉企信息5.95億條,向部門提供企業基礎信息5228.8萬條。聯合懲戒工作不斷深化,經營異常名錄企業438.9萬戶,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4.1萬戶,累計限制“老賴”任職近28萬人次,信用約束作用逐步顯現。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社會影響持續擴大,公示系統累計訪問量達到488.76億人次,今年以來日均訪問量達5356萬人次。
(一)消費環境滿意度持續提高。認真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強化風險防控,對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工業產品質量深入開展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治理。暢通投訴舉報渠道,認真做好央視“3.15”晚會曝光問題后處理工作。深入開展放心消費創建活動,發布全國50個城市消費者滿意度測評結果,消費維權共治格局更加完善。
市場消費環境不斷改善,社會滿意度持續提升。根據互聯網542萬條數據分析顯示,上半年網民對消費環境正面評價占比為84.81%。分領域看,網民對服務消費、商品消費、消費維權滿意度分別達93.92%、88.23%、72.28%。消費者對中國品牌關注度繼續提升,國內品牌搜索量占比達52.77%,比國外品牌搜索量高5.54個百分點。
(二)切實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消費環境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牢固樹立消費者至上的理念,加強食品藥品和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安全風險的底線,讓人民群眾買得放心、用得放心、吃得放心。
1.食品藥品監管不斷加強。圍繞重點食品、重點指標和重點場所,加強食品抽檢監測,監督抽檢9.6萬批次,不合格率為2.9%。開展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專項整治,查處違法案件2.6萬件,涉案貨值14.9億元。強化藥品和醫療器械抽檢,完成藥品抽檢6.1萬批次,合格率97.7%。加強預警監測,檢查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生產經營企業85.2萬家次,發現違法違規主體6.4萬家次,整改7萬家次。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查處藥品違法案件3.5萬件,貨值2.3億元。
2.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保持高壓態勢。產品質量水平穩中有升。2018年上半年全國制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為93.92%,較2017年環比提高0.15個百分點。嚴格監督抽查,檢查3.9萬家企業生產的5萬批次產品,發現并依法處理不合格產品3532批次。加強缺陷產品召回,召回缺陷汽車485.37萬輛,同比增長2.15%;召回缺陷消費品2991.9萬件,增長934.18%。
嚴守特種設備安全底線。上半年,特種設備安全形勢總體平穩,未發生重特大事故。以電梯、鍋爐、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和危險化學品相關特種設備為重點,組織開展隱患排查治理,發出安全監察指令書5.8萬份,立案處罰7817起違法行為,責令停產停業734家,封停設備1.35萬臺。全國上報各類特種設備事故和相關事故78起。
3.加強消費領域市場監管。上半年,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處侵害消費者權益案件1.8萬件,案值8億元,罰沒金額1.4億元。查處網絡交易違法案件9973件,增長50.5%。查處違法廣告1.5萬件,增長36.9%。
(三)消費維權力度不斷加強。
1.12315消費者投訴情況。上半年,共受理消費者投訴124萬件,同比增長33.0%。其中,已辦理117萬件,辦結率94.4%;調解成功77.5萬件,增長26.6%,調解成功率66.2%;涉及爭議金額26.2億元,增長15.1%;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2.4億元,增長22.7%。
受理消費投訴的主要特點:一是在商品和服務投訴中,商品投訴占比高,增速快。商品投訴66.1萬件,占53.3%,增長35.7%;服務投訴57.9萬件,占46.7%,增長30.0%。二是在商品投訴中,日用百貨、交通工具、家用電器投訴量位居前三位,分別占27.8%、11.8%、10.0%。三是在服務投訴中,網絡購物投訴量大、增長快。受理網絡購物投訴16.9萬件,增長9.0%。四是在投訴內容中,商標和廣告問題投訴量增長迅猛,同比增速分別為139.0%、92.1%。五是在投訴區域中,56.3%的投訴量集中于廣東、浙江、山東、湖北、北京五省市。
2.12365質量投訴舉報情況。圍繞提升12365系統執法水平,做好12365“局長接線日”活動,截止目前全國共處理投訴、舉報2.6萬起。
3.12358價格投訴舉報情況。1-5月,全國12358價格監管平臺共受理舉報、投訴、咨詢共計32.4萬件,其中咨詢24.3萬件,舉報4.8萬件,投訴3.1萬件,信訪0.1萬件,受理量同比下降6.2%。
下半年,總局要全面落實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轉變政府職能電視電話會議精神,按照國務院《“十三五”市場監管規劃》要求,以機構改革為契機,突出重點任務,強化機制創新,加強工作融合,推進綜合執法,持續優化市場準入環境、市場競爭環境和市場消費環境,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新貢獻。
(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營造更加公開透明便利的準入環境,進一步釋放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全面推進企業準入、產品準入、藥品和醫療器械準入改革,年底前實現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和省會城市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8.5個工作日。大幅壓減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實現取消14類、下放4類的改革目標。年內在全國推開“證照分離”改革,切實推進政府職能由事前審批管理轉向事中事后監管,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二)強化競爭政策實施,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切實發揮市場機制的決定性作用。圍繞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強化競爭政策在國家經濟政策體系中的基礎性地位,健全競爭政策體系并抓好貫徹實施,全面實施公平競爭審查,強化反壟斷執法,加大價格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力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著力規范市場秩序,促進公平競爭。
(三)堅守質量安全底線,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牢固樹立消費者至上的理念,堅持嚴字當頭,深入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加強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加強消費領域市場監管,加強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嚴厲打擊侵權假冒,重點查處制假源頭、重復侵權、惡意侵權等違法行為,持續開展跨部門、跨領域、跨區域聯合打假。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安全風險的底線,讓人民群眾買得放心、用得放心、吃得放心。
文章來源:國家認監委